芒种——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夏种开始。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
芒种——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夏种开始。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”。意指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,抢收十分急迫。人们常说三夏”大忙季节,即指忙于夏收、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。故而,芒种”也称为忙着种”,是农民播种、下地最为繁忙的时机。芒种节气,人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。
洗澡防中暑
要晚睡早起,适当接受阳光照射(避开太阳直射,注意防暑),以顺应阳气的充盛,利于气血的运行,振奋精神。芒种过后,午时天热,人易汗出,衣衫要勤洗勤换。为避免中暑,芒种后要常洗澡,这样可使皮肤疏松,阳热”易于发泄。但须注意,在出汗时不要立即洗澡,有句老话,汗出不见湿”,若汗出见湿,乃生痤疮。”
饮食宜清补
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夏三月的饮食宜清补。《吕氏春秋·尽数篇》指出:凡食无强厚味,无以烈味重酒。”唐朝医家孙思邈提倡人们常宜轻清甜淡之物,大小麦曲,粳米为佳”。元代医家朱丹溪的《茹谈论》曰:少食肉食,多食谷菽菜果,自然冲和之味”。从营养学角度看,饮食清淡在养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另外,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,告诫人们食勿过咸、过甜。饮食过咸,体内钠离子过剩,会使血压升高,甚者可造成脑血管功能障碍。吃甜食过多,宜引起中间产物如蔗糖的积累,而蔗糖可导致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症,严重者还可诱发糖尿病。
常防热伤风
夏天易患感冒,中医称为热伤风”。其常见症状为流涕、鼻塞、打喷嚏,有时还出现发热、头痛等,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呕吐、腹泻症状。在饮食上可饮绿豆汤、金银花露、菊花茶、芦根茶以清热解暑。同时忌食油腻、黏滞、酸腥、麻辣的食品,如糯米饭、油炸食品、海鱼、甜食。慎用补品,发热时不要吃人参及冬虫夏草、紫河车、鹿茸等温性补品,也不要吃羊肉、狗肉。
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观点,中医认为,在冬季常发的病,夏天就必须注意与这些致病因素相关的生活习惯和行为,以达到预防目的。各类关节痛及肢体麻木等疾病的患者在夏天最好不要穿短衣裤,不要洗冷水浴或游泳,禁睡地板以及在室外露宿,避免风寒湿气伏积于经络之中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的患者和虚寒性胃痛患者等,除注意以上事项外,饮食还要忌过度食用冷饮。
进入夏季,天气闷热,湿度变大。尤其是江南一带初夏的梅雨季节,湿热熏蒸,湿”更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常见原因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长松提醒大家,湿邪侵犯人体,易导致腹部胀满,食欲不振,大便溏泄,小便混浊,头重如裹,身体沉重困乏,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白带过多、秽浊不清,湿疹等症状。因此,在夏季除了防暑外,及时清除湿邪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措施。王长松推荐了几款夏季除湿的汤水,在家就能操作。
竹叶茶:
竹叶5克,白茅根5克,荷叶2克,放入杯中,沸水浸泡,当茶饮用。每日一剂。竹叶甘淡而寒,功善清热除烦,生津利尿;白茅根甘寒,具有清热利尿,凉血止血功效;荷叶味苦微咸,性辛凉,能清暑利湿,祛瘀止血。本方适于夏季皮肤、鼻子容易出血的人。
冬瓜海带汤:
冬瓜100克切片,海带30克洗净,虾皮、精盐适量,煮汤食用,每日一次。也可加鲫鱼一条,一起炖汤。冬瓜味甘淡性寒凉,能清热利水,消肿解毒,生津除烦;海带味咸性寒,可清热利水,养阴止血;鲫鱼性味甘平,能健脾益胃,利湿止渴。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,多数人都可以食用。
三色豆汤:
白扁豆、红小豆、绿豆各30克,煮粥食用,每日一次。白扁豆性微温味甘,有健脾化湿,和中消暑的功效。绿豆甘寒,能清热解暑,利尿消肿,滋肤止渴,是常用的消夏食品。红小豆又称赤小豆,善解毒利水,清热去湿,健脾止泻。此汤甘甜可口,可清热除湿。常食有助于解除疲劳。
除食疗方外,其他防湿除湿措施也很重要。如用空调的除湿功能及时清除室内湿气。佩戴栀子花、茉莉花,利用芳香化浊除湿等。如果湿邪入侵的症状较严重,应及时到中医科找有经验的中医调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