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地图 网友投稿
当前位置:养生网 育儿课堂 > 婴幼保健 > > 正文

小儿秋季腹泻的中医疗法

作者:养生网 时间:2015-06-27 12:38:24 来源:养生网
文章导读

(一)辨证治疗

对于小儿秋季腹泻,中医在辨证的同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有效:

1.寒泻:即孩子过食生冷,或感受风寒后引起的腹泻。常见发烧,怕冷无汗,腹痛腹胀,大便清稀,肠鸣。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,一次2粒,一日2次;或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,一日1次。

2.热泻:即孩子肠胃积热,或外受暑湿引起腹泻。常见急促而量多,大便稀黏,便味酸臭,或有泡沫,小便黄等症状。可选用清热、止痛止泻中药治疗。如周氏回生丹,一次1~2粒;或用葛根芩连微丸,一次1克,一日3次。

3.伤食泻:即孩子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的腹泻。常见腹胀腹痛,便前哭闹,大便酸臭,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,口臭气促,食欲不振,夜卧不安等症状。用药可服至宝锭,一次1丸,一日2次。

4.脾虚泻:即孩子久病久泻,或身体虚弱引起腹泻。常见面色发黄,疲倦无力,大便松散不成形或次数多等症状。用药可用启脾丸,一次1丸,一日2次。

(二)脐疗法 

药物制作:丁香、肉桂各9克,五倍子12 克,白胡椒5 克,石榴皮20 克,研成极细末,过筛,置瓷瓶或玻璃瓶中,盖紧,勿令漏气受潮。

使用方法:取药粉适量,用生姜汁调成糊状,纳入脐孔,用纱布覆盖,胶布固定,再用绷带围绕脐部缚紧,以防脱落。12~24小时后揭去。一般12小时吐泻停止,24小时痊愈,愈后再贴1天,巩固疗效。

中医认为,脐部即神阙穴,内连五脏六腑,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最后闭合之处,其表皮层最薄,局部无皮下脂肪,屏障功能最弱,药物敷脐易于穿透,药力可直达病所。脐疗可调整肠胃功能,促进吸收,有温中散寒,健脾燥湿,涩肠止泻的功效。

(三)药粥疗法

山药扁豆粥:取鲜山药30克去皮洗净,白扁豆15克,粳米30克。先将粳米、扁豆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八成熟,再将山药捣成泥状加入一起煮成稀粥,加白糖适量调味,每天2次温食。具有消暑化湿,健脾止泻之功效,适用于患儿湿热并重型腹泻。

丝瓜叶粥:取鲜丝瓜叶30克,粳米30克。先将丝瓜叶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,再滤取煎汁煮粳米为粥,粥成加白糖适量调味,每天分2次食用。具有清热解毒,消暑利湿之功效,适用于患儿感受外邪,热重于湿型腹泻。

茯苓前仁粥:取茯苓粉30克,车前子30克,粳米30克。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,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,再将茯苓粉、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,加白糖适量调味,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。具有清热健脾,利湿止泻之功效,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。

山楂神曲粥:取山楂50克,神曲15克,粳米30克。先用纱布将山楂、神曲包好放入锅中加水适量,煎煮半小时后去掉药渣,再加入粳米煮成稀粥,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,每天2次。具有健脾和胃,消食导滞之功效,适用于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,而致消化不良的患儿。

茯苓大枣粥:取茯苓粉30克,大枣15克,粳米30克。先将大枣去核切碎,放入锅中加水浸泡20分钟,然后把粳米、茯苓粉一起加入煮成粥,服时加适量白糖,每天2次。具有健脾补中,利湿止泻之功效,适用于患儿脾虚久泻者。

参莲大枣粥:取党参10克,莲子10克,大枣15克,粳米30克。先将党参、莲子研成细末,把大枣去核切碎,再将粳米与党参末、莲子末、枣肉一起加水适量煮成粥,加白糖少许,即可食用,每天2次。具有益气|<< << < 1 2 > >> >>|

相关文章

养生标签

热门精选

热点排行

热门精选

微信扫一扫